“我從環塔拉力賽走向了世界”
3543次浏览
“我從環塔拉力賽走向了世界”
3543次浏览
“我從環塔拉力賽走向了世界”
事實上,圍繞牛河梁遺址的爭論本質上依然係於“文明標準”的問題。長久以來,全球考古界都以冶金術、文字、城市三個要素作為判斷文明的標尺。盡管越來越多的新發現,讓當代考古學家開始反思舊學說,中國學者也嚐試提煉出更具普適性的標準,但對固有體係的打破並非一朝一夕之事,更需要足夠豐富且有力的考古成果作為加持。在這一點上,牛河梁遺址的文明起源地位若要真正實現舉世公認、無可動搖,還得依靠其自身的進一步調查、發掘和研究。
在14個特大城市中,城區人口排在前三的分別是武漢(995.3萬人)、東莞(955.76萬人)和西安(928.37萬人),這三座城市也是特大城市中僅有的三座城區人口超過900萬人的城市。也就是說,下一個超大城市很有可能在這三座城市間誕生。
“隨著自然科學技術在考古中的應用越來越成熟,我們也希望可以利用這些技術獲取更多的信息,比如對積石塚內人骨的DNA分析,通過這些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埋在一處的這一群人,他們之間到底是什麽關係,進而認識到紅山社會到底是血緣群體還是地緣群體。”
抗瘧藥的研究,是在和瘧原蟲奪命的速度賽跑。此前,屠呦呦帶領的課題組已經篩選出了對瘧原蟲抑製率達100%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樣品。它被稱作第191號樣品——此前的190次實驗,都失敗了。
上世紀80年代,賈湖遺址出土了一係列驚為天人的文物,比如刻劃著符號的龜甲,有的字形與甲骨文幾乎相同。賈湖遺址打開了人們的視野,原來八九千年前的生活並非原始與落後兩個詞便可概括,時人已經擁有堪稱豐富的精神生活,甚至有了精妙的樂器。
長江科學院水資源所所長許繼軍預測,這次的旱情或將持續到11月份。他向中國新聞周刊指出,近些年來長江流域幹旱呈現頻發的態勢,尤其是夏季伏旱現象應引起重視。他認為,今年旱情的發生應被視為一個重要信號,要從防洪和抗旱統籌的角度做好水庫的調度運行。
回复 宁愿为你付出一切:好恐怖你别说
回复 劉思偉子:“我從環塔拉力賽走向了世界” 許繼軍介紹稱,目前沿江城鄉供水的保障需要依靠上遊水庫放水來補給,因為無法確定旱情將持續到何時,“水庫給下遊補水也是精打細算,要留蓄一些水,以備後期冬季供水需要”。
回复 劉思偉: 連日來,我國最大的淡水湖——鄱陽湖水位持續緩慢上漲。截至昨天(14日)早晨8點,鄱陽湖都昌站水位上漲至8.07米,鄱陽湖標誌性水文站星子站上漲至8.17米,其餘各重要站點水位均突破8米。當地水文部門分析,受前期降雨和三峽水庫向長江下遊補水共同影響,鄱陽湖水位止跌回漲。較10月4日湖區最低水位6.68米相比,已上漲1米多。